汽提段的挡板一般是人字形或圆形挡板。汽提蒸汽与催化剂之间的接触状况,汽提蒸汽的利用率直接影响到汽提段效率,而且只有向上流动的汽提蒸汽才能起到置换油气的作用,向下流动的汽提蒸汽对油气置换没有贡献。而汽提蒸汽与催化剂的接触状况主要取决于汽提段的结构形式,这是提高汽提段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汽提段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于FCC汽提技术,美国UOP公司拥有很多专利。起先,UOP公司加长了汽提段,后来推出新型汽提段,它将传统的多层阵伞型隔板结构加以改进,在每层伞下缘加一圈裙板,沿不同高度开三排小孔,实现多段逆流接触?;褂凶ɡ岢隽硕嗖愀裾そ峁?每层格栅象车辐条一样布置,每根辐条上开有窗口,加强气固交换。
Mobil公司Haddad等人推荐两段或多段接触汽提工艺来提高装置效益,提出用两个叠置汽提段,下段浸没在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的密相床中,两段汽提的水蒸气量虽略高于一段汽提,但综合效果还是有利的。Mobil公司的汽提器挡板形式与UOP公司基本雷同,但内外环挡板上微观结构有所不同,其*新专利是在内外环挡板上附加了许多三角形旋转板(叶片),对向下流动的催化剂有旋转导流作用。
近年来, Kellogg公司推荐采用上下叠置的汽提结构,Shell公司采用逆流和错流分段汽提,采用内部提升管的管子本身支撑汽提挡板,在很简单的单一容器中就能达到分段汽提所要求的效果,S&W公司采用两段汽提,是在常规的挡板汽提器(第二段) 前,于分离器的固定出口处设置了蒸汽盘管,作为蒂1汽提段, Total公司汽提段内构件为多层波纹管填料,每层填料由多个波纹板组成,各层之间留有空隙。Koch - Glitsch公司汽提段内构件为类似填料的格栅,由多个斜交叉的板构成许多网格组成。
国内对汽提段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重新设计挡板倾角和挡板结构,增加裙板结构等对汽提段的结构进行改造,汽提段由单段汽提发展到多段汽提?;褂胁捎闷嵴羝嗉兑氲亩喽纹岱椒?适应汽提过程难易程度的变化,在汽提蒸汽的一次分配中采用特殊设计的分布器,充分利用分布器影响区内催化剂和蒸汽接触良好的特点,采用具有裙板和气体再分布器的挡板,使上升蒸汽均匀分布在整个催化剂的主流通道上,通过多次这样的再分布避免大气泡,沟流和偏流管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蒸汽与催化剂的接触效率,从而提高汽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