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原料的来源很广,包括原油经过蒸馏分离出的350~550℃的直馏馏分油、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也有二次加工的馏分油,如焦化蜡油、脱沥青油、润滑油脱蜡蜡膏和蜡下油及抽出油等。评价催化裂化原料性质一般包括如下指标:密度、残炭.、重金属含量、氢含量、含硫量、馏程和正庚烷不溶物,更进一步的评价包括族组成分析。其中影响*大的是残炭、重金属含量、氢含量和含硫量。
(一) 直馏馏分油
一般来讲常压重馏分和减压馏分油是常用的原料。不同原油直馏馏分油性质差别很大,总的来说,直馏馏分油饱和烃含量高、芳烃含量低,因而易裂化,转化率和轻质油收率高。该类原料的特点是:含氢量高、含硫量低、残炭和重金属含量低。
(二) 渣油
1. 常压渣油
有些常压渣油残炭、重金属和硫、氮含量较低,可直接作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有些常压渣油因残炭高或重金属含量高等,多数不能直接作为催化裂化原料,需要通过加氢脱硫,所得到的重油可作催化裂化原料。
2. 减压渣油
原油中的金属污染物、高分子量的沥青质和胶质以及硫、氮等杂原子化合物多集中在减压渣油中。减压渣油一般与常减压馏分油掺混或经过加氢脱硫作为催化裂化原料。
减压渣油通过加氢处理,其残炭、硫、氮含量及重金属含量大幅度降低,在其他相同条件下,催化裂化装置干气和焦炭产率以及催化汽油的烯烃含量和硫含量降低,液态烃中饱和烃含量升高。
(三) 二次加工催化裂化原料
1. 焦化蜡油
与直馏馏分油相比,焦化蜡油密度、干点和残炭相差不大,但含氮量,特别是碱性氮含量很高;其芳烃含量高,不能单独作催化裂化原料,可与直馏馏分油掺合作催化裂化原料。
2. 脱沥青油
溶剂脱沥青是渣油深度加工的一种预处理手段,也是从减压渣油中获取催化裂化原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产品是脱沥青油和沥青。脱沥青油可与直馏馏分油掺合用作催化裂化原料。溶剂脱沥青装置获得的脱沥青油的质量随其收率的增加而下降。
3. 催化裂化回炼油芳烃抽提后的抽余油
催化裂化回炼油中含有大量的重质芳烃,经溶剂抽提后抽余油可作为催化裂化原料,轻油收率和产品质量将有所改善,抽出的芳烃还可综合利用。